案例分类:安全防护
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巴彦高勒煤矿,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境内,毗邻陕西省榆林市,属于内蒙古新开发的呼吉尔特大矿区。该煤矿是由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,在省外投资建设的最大的现代化矿井,于2011年5月1日开工,2013年建成实现联合试运转,预计投资四十多亿,年设计产煤将达到1500万吨,井田面积64.70平方千米,总资源量10.4亿吨,设计可采储量6.36亿吨,总投资47.56亿元。
减人增效压力大
大型装备运维管理困难
灾害风险管控难度大
生产系统协同化和智能化程度低
通过大数据分析、机器学习和建模技术,实现对机电系统和关键设备的智能分析,将性能效率、风险状态、故障趋势等信息以最佳方式披露给不同层级的管理者。平台实现风机系统、提升系统、排水系统和供配电系统工况参数监测、远程实时传输、可视化及集中控制,帮助机电管理部门监测设备运行状态,实时准确掌握设备健康状况,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,解决设备检修不足和检修过剩的问题,将计划维修与故障维修模式逐步向状态维修、优化维修模式转变。
通过3D建模、大数据分析、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综合运用,打造巴彦高勒综采工作面数字孪生系统,在虚拟环境下完整真实的构建综采系统的数字虚体模型。系统通过通信接口获取物理实体的运动状态和实时数据,实现三维模型与实时生产数据的绑定与驱动,通过数字模型“复制”物理模型,实现数字孪生体与物理实体之间双向通信、信息交互与实时监控
针对煤矿生产系统兼容协同困难、采掘失衡和掘支失衡问题突出、掘进设备可靠性有待提高的行业痛点。东方国信依托自身Cloudiip工业互联网平台,实现掘进机位姿动态监测和自动纠偏,远程精准操控和自动截割,危险区域人员辨识、具备地质精准建模等功能
基于对全矿井的数据资产化和指标化管理,针对矿井管理层,以企业驾驶舱的形式,为管理者提供“一站式”决策支持服务。按照管理的角色和维度,平台提供综合管控、生产、安全、技术、机电共计5个领导驾驶舱,通过各种图形化仪表的形式展示各专业主题的关键指标,实现公司整体产量、掘进进尺、出煤质量管控、外运、销售、库存、各类安全监测报警信息、各生产环节的重要数据、外部环境信息等关键性能指标的综合展示和异常告警提示
通过项目的实施,采煤掘进工作面每班次减员效果显著,工作面作业人员减少10%以上,减少了矿井10%的事故发生数量,年度非计划停产时间降低20%以上。
联系电话:
029-812-90192
提交成功!